|
【专家】纪念繁昌窑发掘十周年 青白瓷专家再聚首关注其保护利用 |
【zhuanjia】2012-12-25发表: 纪念繁昌窑发掘十周年 青白瓷专家再聚首关注其保护利用 十年前,芜湖繁昌窑的发掘震惊了业界,它的发现将我国烧青白瓷的历史向前推移,被认为很可能是青白瓷的源头。十年后,繁昌窑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再次引起国内外专家关注。12月22-23日,纪念繁昌 纪念繁昌窑发掘十周年 青白瓷专家再聚首关注其保护利用十年前,芜湖繁昌窑的发掘震惊了业界,它的发现将我国烧青白瓷的历史向前推移,被认为很可能是青白瓷的源头。十年后,繁昌窑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再次引起国内外专家关注。12月22-23日,纪念繁昌窑发掘十周年暨首届繁昌窑遗址保护与研究论坛在繁昌召开,来自国内外的40多名专家对繁昌窑的性质、历史地位等进行了全面解读和深入研讨。 繁昌窑成功发掘 200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繁昌窑正式发掘。对此,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教授张居中记忆犹新,因为他参与了整个发掘工作。“地表植被茂盛,我和两位乡民拿着镰刀,‘披荆斩棘’才弄出块空地,然后进行探方开挖。”张教授在现场做了《繁昌窑遗址发掘》的报告。他说,当时自己主要研究方向不是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挖出了长长的窑坑,就是不见窑头,经过多次探方调整才找到窑头。“很幸运,一点没破坏,是老天帮忙。”张教授说。 “根据研究,这批出土的窑有的产于北宋,有的产于五代,比景德镇等我国其它青白瓷窑地址都更早,而且是我国少有的存留下来的龙窑。” 张教授介绍说。据了解,繁昌窑遗址位于繁昌县城西南郊,主题为柯家冲窑、洛冲窑、姚冲窑、半边街窑等,面积约1平方公里,共发现龙窑30余座。研究表明,这是五代至北宋时期专烧青白瓷的大型窑址,器形有碗、盏、碟、盘、执壶、托盏、炉、罐等。 繁昌窑有官窑性质 关于繁昌窑的历史地位,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广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论证。他对安徽所有的窑址几乎都很熟悉,尤其是对繁昌窑有着深厚的感情。 “专家已证明繁昌窑产品上溯五代,这点没有问题,而我的研究是应该再往前,更早的南唐。而且繁昌窑很可能是我国青白瓷的源头。”李广宁研究员在报告现场,拿出了两件瓷器作为证据,并已邀请其他专家进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还需要更多的瓷器来证明。”他说,中国是瓷器的母国,传到国外连英文都叫china,可见其深深的中国烙印,全国青白瓷窑址非常多,但这里是最早的,很可能是青白瓷的源头。 另外,李广宁还认为繁昌窑是一座官窑。他说,当时的南唐国就在繁昌这片区域,繁昌窑每年烧出的青白瓷中的精品都要进贡给皇上,所以具有官窑性质,其它差一点的流入市场销售。现在人普遍理解的官窑就是政府出资生产产品专供皇家的,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但他认为官窑不应该是如此“狭隘”的理解。 参观遗址和博物馆 为让古陶瓷专家大饱眼福,22日下午,虽然天下着雨风也很大,但阻挡不了专家们看“宝贝”的热情。大家先是参观了陈列在繁昌县文物局的青白瓷。记者看到,专家们对这些从繁昌窑或附近地方出土的青白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仅一个个盯着看,还都拿出相机一一拍照,相互间交流着。其中,凤首执壶和莲花托盏最有价值、造型最优雅,色泽类玉似冰,最受瞩目。 随后,专家们又穿着胶靴来到柯家冲窑址,记者现场看到长长的窑坑从山坡底一直延伸到坡顶,专家们看到后对窑头、窑尾等构造都了然于胸,交流了发掘技术、成果等。一些专家专门用塑料袋将地上碎裂的瓷器捡起来,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 繁昌窑保护有规划 繁昌窑遗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发掘已十年,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如繁昌窑的上限是何时,下限又在何时,以及如何更好地对它加以保护等。 据了解,繁昌县委、县政府已决定将繁昌窑遗址建设成为集文物保护与文化休闲为一体的遗址文化公园。该遗址公园分三级区域进行规划。遗址保护范围为核心保护区,进行必要的保护设施建设,这一区域面积为0.43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为配套服务区,以遗址博物馆等展示设施为主,这一区域面积为0.36平方公里;根据遗址周边地形及环境特点,将遗址东面和南面定位为开发利用区,以繁昌窑遗址为依托,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进行旅游开发,这一区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 “保护文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老百姓也要有文物保护的意识,这样好东西才能传给子子代代。”李广宁说。 (【zhuanjia】更新:2012/12/25 0:44:21)
|